軟件開發報價方案(軟件開發如何報價)

                                      軟件開發 1020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軟件開發報價方案,以及軟件開發如何報價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錄一覽: 1、軟件開發怎么計價的? 2、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軟件開發報價方案,以及軟件開發如何報價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錄一覽:

                                      軟件開發怎么計價的?

                                      軟件開發怎么計價的

                                      軟件開發如何計算工時,如何報價軟件系統定制開發報價的計算方法,軟件開發工時費用標準

                                      1.軟件開發做軟件((致電手。嘰l58--ll33--4744))價格估算方法

                                      軟件開發價格與工作量、商務成本、國家稅收和企業利潤等項有關。為了便于計算,給出一個計算公式:

                                      軟件開發價格 = 開發工作量 × 開發費用/人·月

                                      1.1開發做軟件((致電手。嘰l58--ll33--4744))工作量

                                      軟件開發工作量與估算工作量經驗值、風險系數和復用系數等項有關:

                                      軟件開發工作量 = 估算工作量經驗值 × 風險系數 × 復用系數

                                      1.1.1估算工作量經驗值(以A來表示)

                                      軟什開發工作量的計算,曾有人提出以源代碼行或功能點來計算,這些方法實施起來均有不少難度。目前國際上仍舊按以往經驗的方式加以計算,國內各軟件企業也是采用經驗的方式加以估算工作量。

                                      為了更好地規范估算方法,建議可按照國家標準“GB/T 8566-2001軟件生存周期過程”所規定的軟件開發過程的各項活動來計算工作量。

                                      工作量的計算是按一個開發工作人員在一個月內(日歷中的月,即包括國家規定的節假日)能完成的工作量為單位,也就是通常所講的“人·月”。

                                      特別要提醒的是軟件開發過程中既包括了通常所講的軟件開發,也應包括各類軟件測試的活動。

                                      1.1.2風險系數(以σ來表示)

                                      估算工作量經驗值亦會存在較大風險,造成軟件危機的因素很多,這也是一個方面的因素。特別當軟件企業對該信息工程項目的業務領域不熟悉或不太熟悉,而且用戶又無法或不能完整明白地表達他們的真實的需求,從而造成軟件企業需要不斷地完善需求獲取,修改設計等各項工作。因此:

                                      l ≤ 風險系數 ≤ 1.5

                                      根據我們對軟件企業的了解,超過估算工作量經驗值的一半,已是不可接受,所以我們確定“1.5”為極限值。當然這既要看企業的能力,也要看用戶能接受的程度。

                                      1.1.3復用系數(以τ來表示)

                                      估算工作量經驗值是軟件企業承擔一般項目來估算的,但如果軟件企業已經采用“基于構件的開發方法”

                                      ,并己建立起能夠復用的構件庫(核心資產庫),或者已有一些軟件產品,僅作二次開發,從而使軟件開發工作量減少。因此:

                                      0.25 ≤ 復用系數 ≤ 1

                                      根據國內外軟件企業在實施基于構件開發方法(軟件產品線)的經驗數據,提高工作效率達到25%(最高值)。

                                      1.2開發費用/人·月

                                      軟件企業的商務成本、國家稅收、企業利潤、管理成本和質量成本。均可攤分到各個軟件開發人員頭上。

                                      開發費用/人·月 =(P+Q+R)× S× τ

                                      1.2.1 P(人頭費)

                                      人頭費主要是員工的工資、獎金和國家規定的各項按人計算的費用。其總量在軟件企業中的商務成本占70%-80%。

                                      P = B × 1.476

                                      國家規定的公積金 7%,醫療保險金12%,養老金22%,失業金

                                      2%(即通常所說的四金),另外還有按工資總額計征的工傷保證金0.5%,生育保證金0.5%,殘疾基金1.6%,工會基金2%,累計為47.6%。

                                      B為平均工資,即企業支付給員工的工資、獎金、物質獎勵等多項總和,除以企業員工數,分攤到每個月。

                                      1.2.2 Q(辦公費)

                                      辦公費包括企業辦公房屋租賃費和物業管理費、通信費、辦公消耗品、水電空調費、設備折舊、差旅費,另外也包括企業對員工的在職培訓所支付的費用,其總量在軟件企業中的商務成本占20%-30%。

                                      Q = B/3

                                      此處辦公費用按商務成本的25%計算。

                                      1.2.3 R(國家稅收和企業利潤)

                                      由于國家實施發展軟件產業的優惠政策,故不單獨列出計算,但軟件企業仍需承擔繳納國家稅收的義務,可一并與企業利潤一起考慮。

                                      另外,軟件企業的員工不可能全年滿負荷地工作,即使一年十二個月都安排工作,但也需抽出時間進行在職培訓和提職的崗前培訓。據我們的了解,軟件企業的員工一年能有10個月到

                                      11個月的工作也是正常的。

                                      R = B/3

                                      此處為我們的建議方案,各軟件企業可視情況加以變更。

                                      1.2.4 S(管理系數)

                                      通常每個機構的管理人員都會有一定的比例,參考一些機構的做法,按每十個軟件人員配備兩個管理人員即管理成本:

                                      1 ≤ S ≤ 1.2

                                      1.2.5 T(優質系數)

                                      提高軟件質量,必然有所開支,即質量成本,對于不同的軟件企業來說,其質量成本不盡相同。

                                      軟件企業與其他企業一樣,也有誠信和品牌等諸多因素,從而增加企業的開支。

                                      目前我們可以按通過 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和CMM或CMMI的認證來確定,分別取值1.05、1.1、1.15、1.2。

                                      今后建議可對軟件企業的資質分為四級。由軟件行業協會根據CMMI的認證、品牌、誠信程度等各種因素加以確定。此體系建設還有待進一步探索。

                                      據此,我們綜合上述各點:

                                      開發費用/人·月 =(B × 1.476 + B/3 + B/3)× l.2 × T

                                      = B ×(1.476 + 2/3)× 1.2 × T

                                      = B × 2 .575 × T

                                      = B × λ

                                      當T=1.05時,λ=2.7

                                      當T=1.2時,λ=3.09

                                      因此,2.7 ≤ λ ≤ 3.09

                                      對于承接國外軟件外包業務,一方面員工的工資較高,另外工作的安排也較難滿負荷工作,用此建議R=B/2。因此

                                      開發費用/人·月 = B(1.476 + 1/3 + 1/2)× 1.2 × T

                                      = B × 2.767 × T

                                      = B × λ

                                      當T=1.05時,λ=2.906

                                      當T=1.2時,λ=3.32

                                      因此,2.9 ≤ λ ≤ 3.32

                                      結論:

                                      軟件開發價格 = A × σ × τ × B × λ

                                      A:估算工作量經驗值

                                      B:軟件企業的平均工資/人·月

                                      Q:風險系數l ≤ Q ≤ 1.5

                                      T:復用系數0.25 ≤ τ ≤ 1

                                      λ:綜合系數2.7 ≤ λ ≤ 3.09

                                      2. 軟件(系統)維護收費價格估算方法

                                      在完成信心工程項目的系統集成和應用軟件開發,并交付用戶正式運行的一年內,對軟件(系統)實行免費維護服務一年。

                                      在正式運行一年后,軟件企業應與用戶簽定軟件(系統)維護合同。該合同屬技術轉讓合同,也可屬技術開發合同。

                                      根據不同的用戶要求,可分四種級別進行軟件(系統)維護。

                                      2.1 A級

                                      軟件企業派出技術人員常駐用戶,解決日常運行中發生的問題。

                                      2.1.1 U(系統建設投資額)

                                      用戶需要軟件企業維護的系統,該系統建設的投資額。如用戶只需要軟件企業維護其所開發的應用軟件,U就是該應用軟件開發費;如用戶需要軟件企業維護整個系統,包括計算機硬件、軟件、網絡和應用軟件,則U就是該信息工程項目的總投資額。

                                      2.1.2 N(技術人員數)

                                      軟件企業派出N個技術人員,常駐用戶,因此:

                                      軟件(系統)維護費/年 = U × 15% 或 B × λ × N × 12

                                      B、λ參見1.

                                      2.2 B級

                                      軟件企業每周七天,每天24小時(即7×24小時)響應,2小時到現場,且每天派技術人員到現場進行軟件(系統)性能調試,使之運行處于良好狀態。

                                      軟件(系統)維護費/年 = U × 10%

                                      2.3 C級

                                      軟件企業7×24小時響應,2小時到場。

                                      軟件(系統)維護費/年=U × 5%

                                      2.4 D級

                                      用戶的信息工程系統或應用軟件發生問題,由原承擔的軟件企業派人維護。

                                      2.4.1 B’

                                      這種維護方式要求軟件企業需要保存所有的技術檔案,更需要軟件企業抽出專人來不斷熟悉和全面掌握該軟件(系統)的各項技術細節。因此,軟件企業的這項支出必然要在維護費用收入中得到回報。

                                      以1.1.3節中的B 作為參數,將其人·月單位改為人·天,以B’表示。

                                      2.4.2 τ’

                                      軟件企業如果采用基于構件開發方法,并建立起構件庫,則會大大提高軟件維護的效率。另外,如果有多家用戶運行的系統大致類似,也可有所提高效率。

                                      以1.1.3節中的τ 作為參數,以τ’來表示。因此:

                                      軟件(系統)維護費/次=B’ × τ’× n

                                      此次n表示所需要的人·天數。τ’的取值是0.2 ≤ τ’≤ 1。

                                      3. 系統集成價格的估算方法

                                      將整個系統所涉及到的設備、軟件、網絡整和起來,并能正常地運行,其運行的結果能達到用戶建立該系統的目標。這就是系統集成的含義。因此,可以理解為單純的設備采購和供應并不涉及系統集成,以及單純的應用軟件開發也并不涉及系統集成。

                                      系統集成費應與整個系統的規模、整個系統的復雜程度等項有關。

                                      系統規模往往與系統建設費用密切相關。為了簡便計算,以系統建設費用(以U來表示)為參考坐標。復雜程度(以α來表示)可分四種級別來區分。

                                      系統集成費 = U × α × T

                                      T參見1.2.5節

                                      3.1 A級

                                      整個系統涉及到計算機硬件、軟件、局域網絡,且體系結構在三層次以下(含三層次)。

                                      5% ≤ α ≤ 8%

                                      3.2 B級

                                      整個系統涉及到計算機硬件、軟件、局域網絡、互聯網,且體系結構在三層以上(含三層次)。

                                      7% ≤ α ≤ 10%

                                      3.3 C級

                                      整個系統涉及到計算機硬件、軟件、局域網絡、互聯網以及多種網絡接口。

                                      8% ≤ α ≤ 12%

                                      3.4 D級

                                      整個系統涉及到計算機硬件、軟件、網絡、通信以及各種數據采集設備接口或者與用主系統有接口。

                                      10% ≤ α ≤ 15%

                                      4. 系統解決方案費用估算方法

                                      根據用戶所提出的初步需求,軟件企業根據以往的經驗為之提供整個系統建設的方案,包括需購買的計算機硬件、軟件、網絡設備和應用軟件開發的大體設想、費用估算、進度初步安排、信息化所涉及到的規章制度的一些規劃,有時還會涉及信息中心的建設等等。這就是系統解決方案所要完成的工作。

                                      目前國內市場對于系統解決方案是一種智力勞動成果的認識不足,以及國內多數招標公司并不熟悉信息技術,從而更加使得系統解決方案收費變得困難。因此,目前的收費處于過渡階段。

                                      系統解決方案費用與整個系統的規模、復雜程度等項有關。

                                      系統規模往往與系統建設費用密切相關,為了簡便計算,以系統建設的總投資(以U來表示)為參考坐標。

                                      復雜程度就是用戶的功能、性能要求復雜性、信息接口的類型和數量有關,以β來表示。

                                      解決方案費用=U × β × T

                                      T參見 1.2.5節

                                      關于β我們參照第3節所列各級。

                                      A級: 0.7% ≤ β ≤ 1.2%

                                      B級: 1% ≤ β ≤ 1.8%

                                      C級: 1.5% ≤ β ≤ 2.2%

                                      D級: 2% ≤ β ≤ 3%

                                      如何確定軟件的開發成本價格?

                                      軟件開發成本估算過程可進一步細分為軟件規模估算、工作量估算、成本估算和確定軟件開發成本等四個過程。

                                      其中成本估算需要對直接人力成本、間接人力成本、間接非人力成本及直接非人力成本分別進行估算。

                                      國家標準《GB/T 36964-2018 軟件工程 軟件開發成本度量規范》中建議的軟件開發成本估算基本流程如下圖所示:

                                      國家準中的四個估算過程,層層遞進,逐步細化,最終達到科學、一致的成本估算。

                                      一、軟件規模估算

                                      通常情況下,規模估算是軟件成本估算過程的起點。

                                      估算規模是后續計算軟件項目的工作量、成本和進度的主要輸入,是項目范圍管理的關鍵,因此,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首先進行規模估算。

                                      在規模估算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情況:

                                      1.在規模估算開始前,應根據可行性研究報告或類似文檔明確項目需求及系統邊界。項目需求除包含最基本的業務需求外,還應進行初步的子系統/模塊劃分,并對每一子系統或模塊的基本用戶需求進行說明,以保證可以根據項目需求進行規模預估。

                                      2.依據項目特點和需求詳細程度不同,通常估算人員在選擇估算方法時應采用納入國際標準的功能點方法進行功能規模估算,在適用IFPUG或NESMA方法時,可以根據需求的粒度和管理需要,選擇預估功能點方法、估算功能點方法或者詳細功能點方法。

                                      3.若當前的項目需求極其模糊或不確定,可不進行規模估算,而直接采用類比法或類推法估算工作量和成本。

                                      二、工作量估算

                                      在完成規模估算后,應當開展工作量估算工作,若當前項目未開展規模估算,也可直接啟動工作量估算工作。

                                      工作量估算時,可采用方程法、類比法、類推法、功能點法:

                                      方程法:即基于基準數據建立參數模型,通過輸入各項參數,確定估算值。

                                      類比法:即將待估算項目的部分屬性與類似的一組基準數據進行比對,進而確定估算值。

                                      類推法:即將待估算項目的部分屬性與高度類似的一個或幾個已完成項目的數據進行比對,并進行適當調整后確定估算值。

                                      功能點法:從用戶視角出發,通過量化系統功能來度量軟件的規模,這種度量主要基于系統的邏輯設計。功能點規模度量方法在國際上的應用已經比較廣泛,并且已經取代代碼行成為最主流的軟件規模度量方法。

                                      在開展工作量估算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情況:

                                      1.當需求極其模糊或不確定時,如果此時具有高度類似的歷史項目,則可直接采用類推法,充分利用歷史項目數據來粗略估算工作量。

                                      2.當需求極其模糊或不確定時,如果此時具有與本項目部分屬性類似的一組基準數據,則可直接采用類比法,充分利用基準數據來粗略估算工作量。

                                      3.對于規模估算已經開展的項目,可采用方程法,通過輸入各項參數,確定待估算項目的工作量。若客戶或高層對項目的工期有明確的要求時,在采用方程法估算工作量時,工期要求有可能是方程的參數之一。

                                      4.為追求估算的準確性,建議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采用兩種估算方法,對估算結果進行交叉驗證,若估算結果差別不大,可直接使用兩種估算結果的平均值或以某種估算結果為準,若差別較大,需進行差異分析。

                                      5.工作量的估算結果宜為一個范圍而不是單一的值。

                                      三、成本估算

                                      在獲得了工作量估算結果后,可采用科學的方法進行成本估算。

                                      在成本估算過程中,應需要注意的情況:

                                      1.類比法和類推法,同樣適用于需求極其模糊或不確定時的成本估算;

                                      2.間接成本是否與工作量估算結果相關取決于間接成本分攤計算方式。在絕大多數組織,項目周期越長,項目組成員越多,其分攤的間接成本就越高,此時項目的間接成本與工作量估算結果直接相關;

                                      3.直接非人力成本通常與工作量估算結果無關,宜單獨分項測算;

                                      4. 成本估算結果,也通常為一個范圍,而不是單一的值。

                                      四、確定軟件開發成本

                                      在《軟件工程 軟件開發成本度量規范》中,將軟件開發成本分為四類,主要是為便于對成本構成(即哪些成本屬于開發成本,哪些不屬于開發成本)進行清晰界定。

                                      而在實際確定軟件開發成本時,通常并不是分別測定四類成本,加和后獲得總成本,而是通常采用以下兩種方式確定總成本:

                                      1.根據人力成本費率及工作量估算直接人力成本和間接成本之和,再加上直接非人力成本,獲得總成本;

                                      2.根據規模綜合單價和軟件規模,測算出直接人力成本和間接成本之和,再加上直接非人力成本,獲得總成本。

                                      在進行軟件的規模、工作量、成本估算時應遵循以下原則:

                                      1.在規模估算時,應根據項目特點和需求的詳細程度選擇合適的估算方法;

                                      2.充分利用基準數據,采用方程法、類比法或類推法,對工作量和成本進行估算;

                                      3.工作量和成本的估算結果宜為一個范圍值;

                                      4.在進行成本估算時,如有明確的工期要求,應充分考慮工期對項目成本的影響,可以根據項目實際情況以及工期對項目的影響程度,對成本的估算結果進行調整;

                                      5.成本估算過程中宜采用不同的方法分別估算并進行交叉驗證。如果不同方法的估算結果產生較大差異,可采用專家評審方法確定估算結果,也可使用較簡單的加權平均方法;

                                      6.在軟件項目的不同場景下(如預算、招投標、項目計劃和變更管理等)采用國家標準時,相關要求見國家標準中附錄A。

                                      除了上述主要原則外,我們還需注意在使用基準數據時:

                                      1. 對于委托方和第三方,建議使用或參考軟件行業基準數據進行估算。估算模型的調整因子的增減或取值有可能隨著行業基準數據的變化而變化。

                                      2.對于開發方,在引入行業基準數據的基礎上,可逐步建立組織級基準數據庫,以提高估算精度。組織級基準數據定義應與行業基準數據定義保持一致,以便于與行業基準數據進行比對分析,并持續提升組織能力。

                                      軟件開發都是怎么收費的?

                                      軟件開發都是怎么收費的

                                      如今,不少企業都想擁有屬于自己企業或產品的手機APP,但其中最困擾企業主的問題就是:開發一款手機APP到底需要多少錢?

                                      簡單點來說,要視手機APP的需求及質量而言,價位一般在幾千到十幾萬左右,更高端的價格更高。

                                      今天,我們就來詳細分析一下這個問題,請繼續往下看吧?!?/p>

                                      一、APP開發款式分為固定款和定制款,兩者的價格均不相同

                                      固定款:是指直接套用已有的、現成的APP固定模板,報價是固定的,所需要的功能也是固定的,缺點就是客戶拿不到源代碼,也不能根據企業需求進行定制,由于源代碼是封裝的,如果企業以后想進行功能升級或系統維護的話,也不能夠實現,只能重新開發一個新的軟件。

                                      固定款的APP開發時間短,約2~3日的時間即可完成,費用大約在幾千到幾萬之間。

                                      定制款:定制款是指APP的功能全部重新開發,過程比較繁瑣,需要美工、策劃、APP開發(前臺/客戶端/手機端)、后臺程序員等工種協同完成,大型的、功能復雜的APP甚至需要數十人的團隊。

                                      由于APP的功能和設計都是定制的,因此價格會高些。定制款的開發時間與開發價格是成正比的,開發時間長,大約在兩三個月甚至不定的周期里才能完成,而費用大概在幾萬甚至十幾萬左右。

                                      因此,想要知道開發一款手機APP需要花費多少錢,企業主首先必須把APP的詳細需求和功能告知APP開發公司,開發公司才能報出一個合理的價格。

                                      二、手機APP平臺不同,制作成本也不一樣

                                      現在市面上流行的手機APP制作平臺主要有兩種一般包括兩種系統:安卓系統(Android)和蘋果系統(IOS)。

                                      一般來說,制作蘋果系統的手機APP軟件費用要比安卓平臺的貴一些,因為蘋果公司對蘋果平臺的封閉性和手機APP開發語言Objective-C的難度,都讓APP開發者加大了蘋果系統手機APP開發的難度。

                                      三、APP制作成本包含參與人員的工資

                                      通常情況下,開發一款APP需要產品經理、客戶端工程師、后端工程師和UI設計師各一名,這已經是制作手機APP應用軟件比較精簡的配置了,所以這些參與人員的工資也是包含在APP制作成本當中的。這些工作人員的月薪加起來可能都會超過4、5萬元。

                                      四、APP開發公司的所在地

                                      需要注意的是,同樣實力的APP開發公司,在不同的城市也會導致APP的成本費用高一些

                                      開發一個聊天軟件需要多少錢?

                                      現如今,人們在網絡上尋求交友,聊天的需求越來越大,各種社交軟件層出不窮。

                                      開發一個聊天軟件,需要多少錢呢?一般軟件開發有兩種模式,一是軟件模板開發報價通常稱為模板集合,一般來說,這種開發方法的報價比較便宜,但功能限制很大,沒有所謂的維護,更新和優化。

                                      二是定制開發報價比模板貴幾倍,理解需求,設計在線發布,維護和更新都根據客戶要求定制,但從長遠來看,其次是的應用源代碼便于后續的二次開發。從安全角度看,定制開發遠高于應用模板。

                                      那么,具體需要多少費用?一般普通的五萬以內,如果是比較復雜的社交聊天類APP的話,大概在5至100萬左右甚至更多。

                                      關于軟件開發報價方案和軟件開發如何報價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掃碼二維碼
                                      亚洲人成无码www久久久